 |
回收物資 |
|
|
|
|
|
|
 |
聯系我們 |
|
|
|
|
|
|
|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內容 |
|
4月20日LME市場:期銅收跌,因嚴峻疫情打擊全球股市自高位回落 泰宇回收公司 |
|
發布時間:2021-4-21 9:29:29 |
|
據外電4月20日消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銅周二逼近10年高點的漲勢暫停,因不斷上升的新冠感染病例將全球股市從創紀錄高位拉回,但強勁的需求和供應緊張預計將推動銅價進一步上漲。
倫敦時間4月20日17:00(北京時間4月21日00:00),LME三個月期銅收跌54美元或0.58%,報每噸9,322美元,此前曾觸及9,483美元,為2月25日以來最高。
獨立分析師Robin Bhar表示:“隨著進入第二季度,需求正在回升。”
“加上供應緊張,因此我們看到一些交易所庫存正在減少……隨著這些庫存下降,銅價很容易就能漲到10,000美元甚至更高。”
全球股市進一步下跌,泛歐STOXX 600指數創下七周多來最大單日跌幅,公債收益率高企和全球新冠確診病例增多令投資者質疑股票估值過高。
美元在早盤交易中跌至七周以來的最低點,給基本金屬帶來支撐,美元之后收復失地。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分析師表示:“精煉商加工精煉費驟降。”
“這明顯表明精煉廠難以確保供應。銅精礦供應瓶頸料進一步給銅價帶來支撐。”
在4月20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指出,近日鋼鐵、有色、石化等原材料大幅漲價,一方面是因為原料成本上漲,另一方面是下游行業生產恢復形成了供需緊張態勢。此外,金融市場短期炒作也對價格上漲具有顯著的放大效應。
黃利斌介紹,工信部將加強運行監測和價格監管,堅決打擊壟斷市場、惡意炒作等違法違規行為,鼓勵冶煉企業及加工企業進行期貨套期保值交易,防范市場恐慌性購買或者囤貨。
國際鎳業研究組織(INSG)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2月份全球鎳市場供應過剩量擴大至6,200噸,此前一個月過剩量下修至3,500噸。INSG補充說,今年前兩個月,全球市場供應過剩量為9,700噸,低于2020年同期的29,300噸。
國際鉛鋅研究小組(ILZSG)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全球鉛市場2月轉為過剩7,400噸,1月修正為短缺4,400噸;2月全球鋅市場供應過剩65,400噸。1月修正后為過剩18,300噸,此前公布的數據為過剩11,700噸。
國際鋁業協會(IAI)數據顯示,全球3月原鋁產量增至572.5萬噸,2月產量修正為518.7萬噸。
IAI報告稱,預計中國3月原鋁產量升至331萬噸,2月修正為300.1萬噸。
|
|
|
|
【關閉本頁】【返回頁頂】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