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基于以下幾點:
第一、供需失衡是紙節節下挫的根本原因。從2016開始,2017登峰造極的紙瘋狂,并非需求拉動,而是人為炒作造成的。事實上,2017包裝紙需求減少一到兩成,2018包裝紙需求減少兩到三成的說法是客觀真實的。因此,初步估算目前市場上尚有兩千萬左右的包裝紙社會存未能消化。
第二、外匯受限和環保關停出現變數。20178月份的紙暴漲,很大的程度是因為中國對外廢實施限制所導致。市場產生了原材料緊缺的預期,導致國廢等原材料暴漲,進而推漲了紙。另外,此前一路炒作的環保去產能,也是導致紙一路上漲的推手。但是到了現在,情況似乎出現逆轉,一方面環保轉趨寬松,未發現有紙廠因環保被強制關停。另一方面,大外廢涌入國內,迅速沖擊國廢市場,引發降預期。
第三、包裝紙需求加速萎縮。盡管自2017底以來,包裝紙巨頭持續停機,到今更是進入常態化。但是,消費的萎縮幅度遠遠超過紙廠的預期,原紙供大于求的局面難以改變,紙無法形成升勢。
第四、市場信心缺失。由于對未來訂單缺乏信心,下游的包裝印刷企業拿貨熱情驟然降低,導致紙企庫存壓力偏大,為緩解庫存壓力,紙企被迫降吸引訂單。如果說2017是看多者得天下,那么2018則是看空者保江山。特別是此前連續幾輪的紙波動均以下跌作收,紙廠漸漸失去了對紙的掌控能力,下游廠家不再跟隨大紙業的指揮棒行動,紙終于易跌難漲。
第五、宏觀政策對消費不利。包裝紙是一個非常依賴消費和出口的行業。出口不須多說,但消費的前景十分不妙。特別是近期國家為了保長,加大了對基礎設施的投入,這一政策對拉動內需來說,無疑是頗為不利的。用于消費的資金被挪做基建,令消費雪上加霜,包裝紙的需求只會加速萎縮。
未來紙走勢分析
眼下,股市和人民幣資產面臨暴跌,全社會負債率突然上升,導致企業和個人流動性瞬間消失。經濟預期出現反轉,居民開始捂緊腰包,節衣縮食,進入還債模式。現在正處在經濟加速下滑中,包裝紙需求的下滑趨勢短時間內無法逆轉。因此,包裝紙格內持續下跌已無懸念。
那么,什么情況下紙會重新確立上升態勢呢?或者說我們在怎樣的情況下可以抄底呢?
1、紙廠持續停機,直至達至新的供需平衡。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紙廠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但離新的供需平衡還有一段距離。
2、人民幣跳貶。其實,過去十,中國超發的貨幣十分驚人,對美的真實或難匹配當前1:7的匯率。加上內需低迷,政府急需擴大出口來緩解經濟下行壓力,因此,若人民幣匯率跳貶,原料格激升,紙有望重拾升勢。
3、國家宏觀政策轉向通脹。眼下,企業正面臨多重困境。廠房租金大漲,社保費改稅,都給企業帶來巨大壓力,急需通過漲來轉嫁成本。而高房不僅捆綁了數億房奴,而且窒息了制造業的空間。在不能刺破樓市泡沫的情況下,不排除國家會采取通脹的手段來提升工業品格,扭轉開工廠不如炒房的狂悖現狀。簡而言之,就是凍結樓市,大幅提高消費品格,加倍提高員工工資,雖然表面上只是一個數字游戲,但卻可以重新激發民營制造業的積極性,降低房奴的還貸壓力,最終幫助中國經濟觸底反彈。
總之,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在紙廠和紙貿商急需出貨變現的當口,包裝紙市場卻提前迎來了漫長的淡季。內需持續萎縮,出口前景不明,不太可能激起下游大采購的欲望。那么,就讓紙再跌一跌吧!
|